1.掌握测定中和热的原理和方法。
2.学习掌握SWC-ZH中和热(焓变)测定装置的使用。
在化学反应过程中,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
一元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+和OH-化合生成水的反应,该反应是一放热反应。在一定的温度、标准状态下,1molH+(aq)和1molOH-(aq)反应生成1molH2O(l)所放出的热量叫标准摩尔中和热,298K时其值为:
H+(aq)+ OH-(aq) = H2O(l)
测量中和热的方法很多,本实验采用SWC-ZH中和热(焓变)测定装置进行测量。认为反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该装置吸收,使系统温度升高;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系统的温度及有关物质的热容,从而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。
图3-3仪器前面板
1、电源开关。
2、串行口:计算机接口。(可选配)
3、增、减键按钮:按增、减键设置所需定时时间。
4、调速旋钮:调节磁力搅拌器的速率。
5、加热功率旋钮:根据需要调节所需输出加热的功率。
6、状态转换键:测试功能与待机功能之间的转换。
7、正极接线柱:负载的正极接入处。
8、负极接线柱:负载的负极接入处。
9、接地接线柱。
10、温差采零键:在待机状态下,按下此键对温差进行清零。
11、测试指示灯:灯亮表明仪器处于测试工作状态。
12、待机指示灯:灯亮表明仪器处于待机工作状态。
13、定时显示窗口:显示所设定的定时时间间隔。
14、温度显示窗口:显示所测物的温度值。
15、温差显示窗口:显示温差值。
16、加热功率显示窗口:显示输出的加热功率值。
17、固定架:固定中和热反应器。
(二)后面板示意图
图3-4仪器后面板
(三)量热杯
图3-5量热杯
1.安装仪器
(1)打开机箱盖,将仪器平稳地放在实验台上,将传感器PT100插头接入后面板传感器座,用配置的加热功率输出线接入“I+”、 “I-”, “红-红”、 “蓝-蓝”,接入220V电源。
(2)打开电源开关,仪器处于待机状态,仪器指示灯亮,如图所示;
图3-6显示屏
预热十分钟。
(3)将量热杯放在反应器的固定架上。
2.热量常数K的测定
(1)用布擦净量热杯,量取500mL蒸馏水注入其中,放入搅拌磁珠,调节适当的转速。
(2)将O型圈套入传感器并将传感器插入量热杯中(不要与加热丝相碰),将功率输入线两端接在电热丝两接头上。按“状态转换”键切换至待机态(待机指示灯亮),在待机状态下设定“定时”60s,然后切换至到测试状态(测试指示灯亮),调节“加热功率”调节旋钮,使其输出为所需功率(一般为2.5W),再次按“状态转换”键切换到待机状态,并取下加热丝两端任一夹子。
(3)稳定十分钟,然后夹上加热夹子。按“状态转换”键切换到测试状态,此时为加热的开始时,连续记录温差和计时。待温度升高0.8~1.0℃时(即温差窗口读数比加热前高出0.8~1.0℃范围内),停止加热(取下加热丝的夹子),并记录通电时间t(t=60s×记录次数)和温差。
(4)计算出通电加热前后温度的变化(可由加热前后温差差值计算,若加热前温差采零,则
直接等于停止加热时的温差值)
3.中和热的测定
(1)将量热杯中的水倒掉,用滤纸擦净,重新用量筒取400mL蒸馏水注入其中,然后用移液管移取取50m1.0 mol·L-1NaOH溶液(NaOH溶液需要提前标定),再移取50mL1.0 mol·L-1HCl溶液注入储液管中,(注入前要仔细检查储液管是否漏液)。
(2)让磁珠保持前面的转速,盖好量热杯盖,稳定十分钟。记录中和前的温差值。
(3)然后迅速拔出玻璃棒,加入盐酸溶液(不要用力过猛,以免相互碰撞而损坏仪器)。观察温度上升,认真记录温差,找到温度上升最高点。(即温差不再变大或开始下降即可停止测量。)
(4)计算出(即为中和前后的温差差值,若酸碱混合前进行了温差采零则
直接等于温差值。
注意事项:
1.在测量过程中,尽量保持测定条件的一致,如水和酸碱溶液体积的量取,搅拌速度的控制,初始状态的水温等。
2.实验所用的1.0 mol·L-1NaOH和HCl溶液需要准确配制,需要进行标定。
3.实验所求的为一摩尔反应的中和热,因此当碱的浓度非常准确时,酸可以稍稍过量,以保证碱被完全中和。反之亦然。
4.在电加热测定温差过程中,要经常查看功率是否保持恒定。此外,若温度上升较快,可改为每半分钟记录一次。
5.在测定中和反应时,当加入酸液后,温度上升很快,要读取温差上升所达到的最高点,若温度一直上升而不下降,应记录上升变缓慢的开始温度及时间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求得的准确性。
1.热量常数K的计算
将得到的数据代入下式计算,计算出量热装置的热量常数K (J·K-1)
2.中和热(KJ·mol-1·K-1)的计算
1.本实验中,在计算中和热时应以HCl的量为准,还是NaOH的量为准?
2.在测定仪器热容及中和热时,为什么要是最后的混合液的体积预测热热时的体积相同(都是500mL)?